2023年,学校党委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坚持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,以“红烛向党”党建品牌为统领,深入实施五大工程,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社会贡献力,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。学校荣获长春市文明校园、长春市高校精神文明杯优秀组织奖等。
实施红烛引领工程,夯实党建新格局
圆满完成党委换届工作,建立完善“党委、党总支、党支部、党员”四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和三级书记抓党建的工作机制。召开“两优一先”表彰大会,表彰优秀共产党员67名,优秀党务工作者8名,先进基层党组织8个。扎实开展主题教育,破解制约学校发展和师生关注的8个问题,把主题教育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。加强干部队伍建设,提拔正处级干部19人,建立“85后、90后”蓄水池。





实施红烛铸魂工程,筑牢思想稳根基
开展第一议题学习18次,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学习、实践教学107次,宣讲团进课堂、进社区宣讲244场。党委书记带头讲党课,领导干部讲专题党课30余次。落实新时代吉林党支部标准体系(BTX)建设方案。赴河南开展红旗渠精神教育培训,开展“我与师专共奋斗”演讲比赛,进一步强化艰苦创业思想共识。






实施红烛匠心工程,引领示范树旗帜
以“双培养”和“双带头人”为载体,扎实推进教师队伍建设,28人获长春市骨干教师,36人获省级双师型教师。1人获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“杰出教师奖”、1人获吉林省黄炎培职业教育奖“杰出校长奖”,首次获批省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。组建由“专职副书记、专职辅导员、专职思政老师+机关党员干部、在岗教师及教辅、后勤服务人员”构成的“三专三辅”育人队伍,形成党员干部、思政队伍带头,全员参与的覆盖学校各领域、各环节、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。








实施红烛育人工程,传承师表育英才
组织“青马工程”“学习筑梦班”“走遍北国春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实践活动”。确认学生入党积极分子1000余名,发展学生党员88名。建立学生一站式社区。鼓励引导“一院一品”,学前教育学院“红烛师魂·道技融合”突出幼教特色,特殊教育学院“党旗领航·红烛助碍”突出公益特点,初等教育学院“思政+美育·育人铸魂”突出红色舞台,信息技术学院“烛光闪耀·追光前行”突出创新引领,马克思主义学院“红色领航·一马当先”突出博物思政,打造各具特色的基层党建文化品牌。







实施红烛映照工程,服务基层展作为
与合隆镇开展党建合作,实施社区教育,老年教育,乡村振兴教育培训约900人次。积极参与“幸福小区”创建,179名党员完成双报到,帮助社区解决问题87个,认领兼职“三长”90人,志愿服务391次,开展“独居空巢老人”关心关爱行动。开展“送课到社区”活动8次,“送演出到社区”4次。承接国省培项目8个,培训人数达到8000人次。开展“以爱助碍,教育惠民”,为社区智障儿童免费送教。








下一步,学校将学习贯彻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精神,全面落实市教育局“1688”奋进计划,全面提升基层党建水平,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,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为建设教育强市、建设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春贡献力量。